金山淘金资讯 - 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词典

火把节的意思

huǒjié

火把节


拼音huǒ bǎ jié
注音ㄏㄨㄛˇ ㄅㄚˇ ㄐ一ㄝˊ

繁体火把節

词语解释

火把节[ huǒ bǎ jié ]

⒈  我国西南地区彝、白、栗僳、拉祜、纳西、普米等族的传统节日。一般在夏历六月二十四前后。人们盛装庆贺,举行各种游乐活动,入夜燃点火把,奔驰田间,驱除虫害,并饮酒歌舞。

引证解释

⒈  我国西南地区 彞、白、傈僳、拉祜、纳西、普米 等族的传统节日。一般在夏历六月二十四前后。人们盛装庆贺,举行各种游乐活动,入夜燃点火把,奔驰田间,驱除虫害,并饮酒歌舞。

明 沉德符 《野获编·俗·火把节》:“今 滇 中以六月念八日为火把节。是日,人家缚茭芦高七八尺,置门外爇之,至夜火光烛天。又用牲肉细缕如膾,和以盐醯生食之。”
彝族民间叙事诗《阿诗玛》十三“不论是六月二十四,还是三月初三”原注:“六月二十四是火把节,是 撒尼 人最大的节日。到节日的前后三天,在野举行盛大的斗牛及抬跤(即摔跤)大会。会后,青年男女即在野中尽情欢乐,谈情说爱,一直到深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