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淘金资讯 - 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近反义词

拾遗补阙的近反义词

shíquē

拾遗补阙



近义词:补阙拾遗拾遗补缺


词语解释

拾遗补阙[ shí yí bǔ quē ]

⒈  补正别人的缺点过失。

⒉  采录遗逸的事迹。

引证解释

⒈  补正别人的缺点过失。

汉 司马迁 《报任少卿书》:“所以自惟:上之不能纳忠効信,有奇策才力之誉,自结明主;次之又不能拾遗补闕,招贤进能,显巖穴之士。”
《三国志·吴志·吴主传》:“尽言直諫,所望诸君;拾遗补闕,孤亦望之。”
《新唐书·虞世南传》:“世南 於我犹一体,拾遗补闕,无日忘之,盖当代名臣,人伦準的。”
清 姚鼐 《翰林论》:“为天子侍从之臣,拾遗补闕,其常任也。”

⒉  采录遗逸的事迹。

清 章学诚 《文史通义·为毕制军与钱辛楣宫詹论续鉴书》:“宋 元 编年之役,垂二十年,始得粗就隐括,拾遗补闕,商榷繁简,不无搔首苦心。”

国语辞典

拾遗补阙[ shí yí bǔ quē ]

⒈  弥补疏漏、匡正过失。

《文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不能纳忠效信,有奇策才力之誉,自结明主。次之又不能拾遗补阙,招贤进能,显岩穴之士。」
《清史稿·卷四二一·李菡传》:「夫献可替否,宰相之责也;拾遗补阙,谏官之职也。」

拾遗补阙:相关造句[ 查看更多 ]


1、这位七十多岁的老编辑,一生致力于辞书的编辑出版,退休后还一直在做拾遗补阙的工作。

2、尽管马先生对此诗已作了精当的考释,但拾遗补阙,尚可贡献一二于马先生灵前。

3、贞观中,累迁谏议大夫,拾遗补阙,有诤臣之风。

4、戏美人,撷红采绿;游江山,拾遗补阙

5、从外国金融势力与这次股票风潮的关系的角度继续进行尝试性探讨,具有拾遗补阙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