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淘金资讯 - 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近反义词

探骊得珠的近反义词

tànzhū

探骊得珠



近义词:探骊获珠

反义词:文不对题


词语解释

探骊得珠[ tàn lí dé zhū ]

⒈  比喻做文章扣紧主题、抓住要领(骊:黑龙)

write and bring out important points from a mass of facts as one who plucks a pearl from the black dragon;

引证解释

⒈  传说古代有个靠编织蒿草帘为生的人,其子入水,得千金之珠。他对儿子说:这种珠生在九重深渊的骊龙颔下。你一定是趁它睡着摘来的,如果骊龙当时醒过来,你就没命了。事见《庄子·列御寇》。后以“探驪得珠”喻应试得第或吟诗作文能抓住关键。

清 陈其元 《庸闲斋笔记·蒋振生书法论》:“其书法论一篇,聚古人大旨于数百言之中,如探驪得珠,觉前贤纷纷议论,均为饶舌矣。”
亦省作“探珠”、“探驪”、“探驪珠”。 唐 李白 《赠丹阳横山周处士惟长》诗:“抱石耻献玉,沉泉笑探珠。”
后蜀 何光远 《鉴诫录·四公会》:“白公 览诗曰:‘四人探驪,吾子先获其珠,所餘鳞甲何用?’三公於是罢唱。”
程善之 《寄洪棣臣金陵》诗:“倾觴尽醉狂歌呼,兴酣题句探驪珠。”
王毓岱 《乙卯自述一百四十韵》:“挥毫惊倚马,鬮韵想探驪。”

国语辞典

探骊得珠[ tàn lí dé zhū ]

⒈  骊珠,相传为藏在骊龙颔下的宝珠。骊龙栖息深渊中,欲取得骊珠,必须潜入深渊,待骊龙入睡后,再俟机窃取。典出《庄子·列御寇》。本指获得极为珍贵的宝物。后引申为写作文章能抓住重点,深得题旨的精髓。也作「探珠骊颔」。

探骊得珠:相关造句[ 查看更多 ]


1、充和早在七十三年前便已于古典艺术探骊得珠了。

2、研讨会上,听得多,说得少,总能探骊得珠;喜欢看书,涉猎甚广,总不离思考和解决中国现实和长远问题的大框架。

3、书中可供叹赏的文章何止以上说的这些,大陆地区的读者探骊得珠,自会有一番心得。

4、“探骊得珠”,王帆快人快语“我从一个神兽那儿拿到了,写文章的”。

5、大师的不平凡处就在于他把问题看得透彻,处理问题化繁为简,探骊得珠,举重若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