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春

送春朗读

译文

暮春三月花败又花开,矮矮屋檐下燕子飞走又回来。

只那眷恋春光的杜鹃鸟仍在夜半悲啼,不相信春风唤不回。

注释

更:再,重。

檐:屋檐。

子规:杜鹃鸟。

啼血:形容鸟类啼叫的悲苦,一般指杜鹃鸟的啼叫。

不信:虽则不信,然春去依旧

  这是一首写景的七言诗,表现了暮春时节的景象和诗人的感受。诗的前两句写景为主,后两句由景生情,抒发了自己的生活态度追求

  落了虽又重开,燕子离去了还会回来,然而那眷恋春光杜鹃,却半夜三更还在悲啼,不相信东是唤不回来的。

  诗中的“落更开”描述了三月的谢了又开,表现了春光未逝;“燕飞来”描述了低矮的屋檐下有燕子飞来飞去,表现了春光生机犹在写出了暮春景象:春光未逝,生机犹存的特点。

  后两句以拟人的手法来写了杜鹃,塑造了一个执着的形象,借此表现自己留恋春天情怀,字里行间充满凄凉的美感。

  东就是指春,子规,杜鹃经常在暮春啼叫。

  诗人用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唤不回来表达竭尽全力留住美好时光的意思,既表达珍惜心情,又显示了自信和努力的态度。表现了自己顽强进取,执着追求美好未来的坚定的信念和乐观精神。这首诗的子规(杜鹃)与以往大部分诗里借喻哀伤,凄切的含义较不相同,带有比较积极的意义.

王令

王令(1032~1059)北宋诗人。初字钟美,后改字逢原。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 5岁丧父母,随其叔祖王乙居广陵(今江苏扬州)。长大后在天长、高邮等地以教学为生,有治国安民之志。王安石对其文章和为人皆甚推重。有《广陵先生文章》、《十七史蒙求》。 ...

王令朗读

猜你喜欢

善教邈无迹,其流在民心。君看鲁太师,庙食犹至今。

岂如文俗士,朱墨坐浮沉。趋营止目前,不顾患害深。

美人满院红妆,绿珠忽向高楼坠。非云非雨,非朝非暮,一天春思。

绣阁娇慵,厌他轻薄,重门深闭。奈偷从墙角,窣来窗畔,人前故眠羞起。

顾应祥

王郎妙手绝代无,生绡写出江山图。飘扬天趣入三昧,点染意象争锱铢。

远山模糊近山碧,澄江一带横秋色。老树参差曲岸妨,回波摇荡崩堤仄。

支提不敢向人说,达磨西来有妙诀。

若将妄语诳众生,自招拔舌尘沙劫。

释怀深

一切法不生,一切法不灭。若能如是解,诸佛常现前。

一丘封竹弟,万石齿金昆。收拾甲乙品,庄严可款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