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槿

咏槿朗读

园花笑芳年,池草艳春色。

犹不如槿花,婵娟玉阶侧。

芬荣何夭促,零落在瞬息。

岂若琼树枝,终岁长翕赩。

译文

园花笑在美好的年岁,春光里池草更觉鲜艳。

还不如篱边的木槿花,在玉阶旁姿态如婵娟。

花香草茂生命太短促,花草凋落只在霎那间。

哪里像美丽的玉树枝,一年到头都光彩灿烂。

注释

园花:泛指园中百花。

芳年:美好的年岁。亦指少年青春,意即为各自的芳年而笑。唐卢照邻《长安古意》诗:“借问吹箫向紫烟,曾经学舞度芳年。”

艳春色:献艳于春色之中。

婵娟:形容姿容美好的样子。

芬荣:芳香、繁茂。

夭促:死亡得很快,此喻花落之迅疾也。

瞬息:一眨眼一呼吸,形容极短的时间。

岂若:哪里象。

琼树枝:指名贵花木;玉树之枝。

终岁:即终年,全年,一年。

翕(xī)赩(xì):光色盛貌。翕:收敛,聚合。赩:大红色。

参考资料:

1、葛世奇,杨春鼎编著.历代咏花诗词三百首译析:吉林文史出版社,1992年09月第1版:408-409

2、向新阳 孙家富.古代百花诗选注:湖北教育出版社,1985年12月第1版:173-174

  “园笑芳年,池草艳春色”运用铺叙手法描绘出一幅笑芳年的园与艳春色的池草的景致。诗中“园笑”“池草艳”来烘托出园、池草本来也是美好之物,也不缺朝气蓬勃、欣欣向荣的生命力。

  “园笑芳年,池草艳春色”运用铺叙手法描绘出一幅笑芳年的园与艳春色的池草的景致。诗中“园笑”“池草艳”来烘托出园、池草本来也是美好之物,也不缺朝气蓬勃、欣欣向荣的生命力。

  “犹不如槿,婵娟玉阶侧”写满园草在李白眼中,都不如木槿,排斥了“园”、“池草”。李白再运用拟人手法,把槿喻意为“蝉娟”般美好的容颜,如婵娟般亭亭而立的槿将笑芳年的园与艳春色的池草统统的比下去了,从而使得诗句文采特异、铺陈辞藻,可见奔放不羁的李白对木槿情有独钟,怜香惜玉也是因而异。

  “芬荣何夭促,零落在瞬息”描绘出一幅园易零落、池草易萎糜的伤感景致。诗中“夭促”“零落”暗寓出诗人或许多少有点遗憾,美丽总是太仓促,常在瞬间零落,爱的人是挽留不住落匆匆的脚步的。其中也不无隐喻满园生命之短暂的意味,于是,流露出一种感伤怀的情绪。

  “岂若琼树枝,终岁长翕赩”侧面槿的朝开暮落只是表面现象,它“终岁”“翕赩”正表明了槿顽强的生命力和坚韧不屈的品格。正如东方朔在写给公孙弘借用车的信中说“木槿夕死朝荣,士亦不长贫也。”诗人用“岂如琼树枝,终岁长翕赩”两句诗对木槿予以高度评价,热情地赞颂,从而完成了对木槿形象的塑造。

  诗人开始并不直接写木槿,而是以“园”、“池草”起兴,指出它们一个“笑芳年”,一个“艳春色”都曾盛极一时,但它们最大的弱点是生命太短促。也就是说尽管园姹紫嫣红,芬芳馥郁,但是开自有落时,当它零落在东里时,它就会黯然失色,再也无复青春的色彩。同样,小草尽管它萎萋无数,枝叶碧翠柔嫩,有“野火烧不尽,春吹又生”的脾性。但是,当严霜降落之时,它就会在瞬息间,萎糜以至朽腐,留给大地以不尽的思索。这就是园和池草生命的全部意义。接着诗人在否定“园”和“池草”的基础之上,对木槿予以讴歌的赞美

  从该诗诗句排列顺序的颠倒上,可以知道诗人思绪的奔涌,情感的炽烈,特别是思绪、情感的跳荡性,毫无疑问,这一切都根植于诗人的浪漫气息。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

李白朗读

猜你喜欢

周南

废堞披榛旧,羁卧毕命心。

江湖吞故壑,貌相匪斯今。

雪消泉似涨,冰解舟可通。操篙不惮冷,环渚故无穷。

歌咏淹短日,醉酣轻朔风。何须万乘相,始辨鸱夷翁。

刘崧

对酒不能饮,高人方醉眠。衣裳侵石冷,冠帻挂云偏。

地迥星联户,风澄露满天。冥冥清夜过,惊起问初筵。

如何尘外侣,亦受世间名。佛果修无漏,官阶号不更。

紫衣宫锦制,丹诰法音迎。为问酬恩地,朝朝梵诵声。

苦战勤王事,精魂泣鬼雄。坏城兵气黑,遗镞血花红。

故老谈亡国,明时录死忠。长吟一搔首,落日鸟呼风。

释宗杲

青毡本是吾家物,今日重还旧日僧。

珍重圣恩何以报,万年松上一枝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