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独酌二首

春日独酌二首朗读

东风扇淑气,水木荣春晖。

白日照绿草,落花散且飞。

孤云还空山,众鸟各已归。

彼物皆有讬,吾生独无依。

对此石上月,长歌醉芳菲。

我有紫霞想,缅怀沧州间。

且对一壶酒,澹然万事闲。

横琴倚高松,把酒望远山。

长空去鸟没,落日孤云还。

但悲光景晚,宿昔成秋颜。

译文

东风吹来了美好之气,水与树木荣耀着春天的光辉。

太阳照耀着绿草,花儿在枝头散落飘飞。

孤云在日暮时还回空山,众鸟也各自还巢而归。

这些物体都有所寄托,我的残生却孤独无依。

对着这映在石上的月光,无奈何只有在芳草中长歌沉醉。

我曾有修炼成仙的向往,也缅怀隐居江湖之间。

现在惟有对着面前的这壶酒,淡然万事而落得孤闲。

倚着高松且将弦琴横放,把着酒杯伫望着远山。

飞鸟在长空中飞尽,孤云在落日中回还。

只是悲伤我老衰如同这光景已晚,转眼间已成了凋悴的容颜。

注释

扇淑气:《南史·衡阳王义季传》:“阳和扇气,播厥之始。” 《文选》卷二八陆机《悲哉行》:“蕙草饶淑气,时鸟多好音。”张铣注:“淑,美也。” 唐太宗《春日玄武门宴群臣》:“诏光开令序,淑气动芳年。”

水木句:咸本作水本。误。

歌醉:萧本、玉本、郭本、刘本、严评本、全唐诗本、王本俱作醉歌。全唐诗本注云:“一作歌醉。”

紫霞想:谓升仙。陆机《前缓声歌》:“轻举乘紫霞。”

州间:谓隐居江湖。

且:萧本、玉本、郭本、刘本、朱本、严评本、全唐诗本俱作思。全唐诗本注:“一作且。”

但悲句:悲,萧本、玉本、郭本、刘本、严评本、全唐诗本、王本俱作恐。光:朱本作佳。

宿昔:早晚之意,谓时间短暂。秋颜,老衰的容颜。

春日独酌二首创作背景

  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年)冬李白因贫病来投当涂令李阳冰,次年初春,病稍好转,起居有能,但终因年老、求仙不得而产生“吾生无依”的孤独。这组诗即创作于此时。詹本云:“第二首云:‘但悲光景晚,宿昔成秋颜。’似中晚年之作。安注系此诗于开元二十五年,谓:‘似本年闲居安陆时作。’恐非。”

  这两首诗抒写诗人对美好春光的爱惜之情,表达了作者因年老求仙不得而产生的孤独之意。

  第一首诗前四句写作者对春天美景的爱惜,也抒发作者对生命感慨。东吹来美好之气遍于天地之间,树木在春光中欣欣向荣。灿烂的阳光照耀得芳草遍地生绿。但到了暮春之时,朵散落飞扬,因此感叹自然规律的不可转移。后六句从日暮时孤云众各有所归,想到自然中的万物皆有所托,而自己却漂泊无依。因此举杯对着石上之月,邀之共饮,以达长醉歌春日之芳菲。情调既是感伤,也是豁达

  第二首诗开头说自己原有隐居之意,想象自己对着一壶酒,过着闲云野鹤的生活。接着具体描绘隐居生活图景:这几句满含出世之意,甚似王维的诗境。最后笔锋一转,发出时光易逝、生命苦短的感叹,隐含了理想抱负难以实现的悲情。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

李白朗读

猜你喜欢

清朝耆硕里中闻,敕葬新恩借使君。海上松楸覃雨露,日边剑舄拥风云。

茂陵遗草归时奏,庾岭寒梅到处芬。知是灵均门下客,大招何处拟骚文。

看一枝、春色逐人来,双脸晕潮妆。对遥山斜睇,修篁倦倚,照影寒塘。

曾是霜侵雪压,岁月去堂堂。留得芳心在,省识东皇。

福集岂无端,祸臻亮有由。枯鱼过河泣,悔从鲸鳄游。

扬鬐出溟海,振翼徙炎洲。翻涛作风雨,喷浪成山丘。

尹京便可继翁归,暂向符离一马麾。

善抚新边千里肃,复还旧治九重知。

风尘三载羽书驰,填海曾闻精卫悲。岂意上官专草稿,翻令巷伯叹南箕。

铄金祗为招群忌,投杼何当慰母疑。行矣帝乡犹未远,还胜凝碧望阍时。

天意微秋,庭阴乍晓。桂林风气行人早。未须骑马听朝鸡,叩门却有吟朋到。

几树红英,一窗翠筱。诗心漫逐游丝绕。除愁除梦不求醒,叫醒稍恨莺儿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