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掖梨花

左掖梨花朗读

冷艳全欺雪,余香乍入衣。

春风且莫定,吹向玉阶飞。

译文

梨花自然比白雪艳丽,清冷的样子也赛过雪花,它散发出的香气一下就侵入衣服里。

春风请继续吹动它的花瓣,希望这美丽的花朵能飘落在皇宫大殿的玉石台阶上。

注释

左掖:指门下省。唐代的门下省和中书省,分别设在宫禁(帝后所居之处)左右两侧。掖(yì),旁边。

冷艳:形容梨花洁白如雪,冰冷艳丽。欺:胜过。

乍:突然。入衣:指香气浸透衣服。

莫定:不要静止。

玉阶:宫殿前光洁似玉的石阶。

左掖梨花创作背景

  诗题中的左掖,其实位于大明宫宣政殿左侧,因此被称为左掖,又在位置上与中书省相对,所以还被称为门下省,左省。这首小诗是作者在初春时节看到左掖前梨花怒放,情有所动,于是即景托物而写下的言志之作。

参考资料:

1、蒙万夫 等.千家诗鉴赏辞典.西安: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6:306-307

  此诗里用梨的洁白形容诗人自己清廉的品德,用象征的手法表露了自己希望受到重视的心情。梨的洁白人们素有所闻,梨的清香在北方人也不陌生。左掖梨皇宫里的梨,用来形容诗人,非常恰当。

  此诗起句的重笔落在“冷艳”二字上,“冷”字写出了梨的冰肌玉骨,透出了一股逼人的凛然之气。以“冷”修饰“艳”,则写出了梨的洁白晶莹,明丽脱俗,也就自必胜过平凡的白了。这句中的“白”既是比喻,更是衬托,衬托出了梨超凡脱俗的美质。承句稍稍变换了角度,从比较静观地观察,到物我更深一层地交融。微过处,那若有若无的清新气,蓦地飘进衣巾,仿佛香亦有情。梨这样的芬芳多情,因此作者要寄语,莫让梨自开自落、悄无声息,请把它吹向皇宫的玉阶去。

  中国古典诗歌受正统思想的影响,一般都难脱“言志”的窠臼,这首诗也不例外。首句看似写梨的美质,实则暗寓自己过人的才华,高洁的品质。第二句与《古诗十九首·庭中有奇树》诗意相通,写怀高才而渴望遇明君。接下来转以春喻皇恩,作者认为自己品质高洁,正如冷艳欺的梨。结句暗示自己不甘冷落,希望得到皇帝的赏识和提拔,以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

  丘为是一位善写田园作品的诗人。水派诗人写景写物自然水画一样的韵味。这里写洁白的梨,是用白来比较,用实物体现对象的特质,在古诗词里比较常见,这里也是这样的。的洁白似乎无物可比,连梅也比不上,可诗人认为梨的白就超过了。也许这是诗人的骄傲所致,但是梨的清高与超然到底是一见阳光就会融化的有所不及的。诗人或许这样想,因为梨太纯洁,太洁白,所以给人冷漠的印象,但这正是它可贵的地方,如果它让人觉得孤高了,那么它散发的幽香应该能弥补吧。所以诗人希望君主能知道梨的优点,其实也就是诗人自己的优点,从而能使诗人实现报效国家理想。春在这里可以理解为是欣赏梨的,用春比喻君主,也不是生僻的用法,使君主显得亲切了许多。

丘为

丘为,苏州嘉兴人。事继母孝,常有灵芝生堂下。累官太子右庶子。致仕,给俸禄之半以终身。年八十馀,母尚无恙。及居忧,观察使韩滉以致仕官给禄,所以惠养老臣,不可在丧而异,惟罢春秋羊酒。卒年九十六。与刘长卿善,其赴上都也,长卿有诗送之,亦与王维为友。诗十三首。 ...

丘为朗读

猜你喜欢

林修竹

池塘半亩新荷小,梦稳日方长。藤床竹枕,心平气爽,初夏风光。

青春何处,年华如逝,无限思量。寄怀只在,风花雪月,恕我清狂。

臲卼扁舟抱寒水,逍遥野客坐孤蓬。一天星月清吟外,万里江山极望中。

遁迹未能离草莽,机心唯欲破羌戎。此心未遂难为语,负剑长吁气满空。

黄节

式闾过里独彷徨,尽日追寻到此乡。一族义声存废灶,孤臣词赋痛浮湘。

更谁真意紬诗外,不减春阴过夕阳。我愧长沙能作赋,摄衣来拜道援堂。

片云远隔五羊城,白足高僧事事清。吟对梅花看月色,坐题桐叶听秋声。

一尘不及人间迹,万虑都忘物外情。卖却床头琴与剑,几回相见话生平。

嬖人排孟子,通国诮匡章。内省倘不疚,青蝇徒自忙。

望见家山未到家,客愁依旧满天涯。青尊倾尽诗难写,绿水流多鬓易华。

鹤避渔蓑过别浦,雨催秧鼓急平沙。村烟不似秦人隐,谁种桃溪十里花。